栗大超教授课题组赴美国参加TRANSDUCERS 2025国际会议

2025-07-14 作者: 点击:

一、团队赴美参会,亮相顶级学术盛会

        2025年6月29日至7月3日,第24届固态传感器、执行器与微系统国际会议(TRANSDUCERS 2025)在美国奥兰多成功举行。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栗大超教授团队郑浩老师带领3名博士生(马佳明、孙纯洁、赵彩钦)和2名硕士生(陈松雪、周忠旭)一行六人赴美参加了此次盛会。TRANSDUCERS会议是传感器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汇聚了全球顶尖学者与产业界代表,共同探讨微纳传感技术、生物医学微系统、微流控芯片、柔性电子等前沿方向。

二、成果丰硕,多篇论文入选并作精彩报告

        经委员会严格评审,本届会议共录用论文509篇。其中,大陆地区共录用166篇,包含Oral报告68篇,Poster展示98篇。在栗大超教授的指导下,本实验室共有13篇论文入选,包括5Oral报告和8Poster展示,入选的论文涵盖了多个前沿的研究方向,包括DNA合成、DNA分子摆生物传感器、微光学SPR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组织液提取检测、量子弱磁传感器、数字微流体芯片、二维纳米材料热传导测量等领域,充分彰显了课题组在该领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科研竞争力。课题组成员与多位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他们的汇报得到了会场主席的认可与高度赞扬。同时,团队成员对相应的Poster进行了墙报展示,来自世界各地著名院校和公司的研究人员针对团队研究内容与参会团队成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和交流。未来,课题组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勇攀科研高峰,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三、深入交流,拓展国际视野

        会议期间,团队成员积极投身各项学术活动。课题组成员不仅展示了研究成果,更广泛聆听了领域内顶尖专家的特邀报告,密切关注国际研究前沿动态。团队成员与来自世界顶尖大学的专家及产业界人士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讨学术问题,分享研究经验,并积极寻求潜在的合作机会。

四、重视国际交流,赋能学生成长

        栗大超教授领导的天津大学生物信息测量与生物制造(BMM)实验室(bmm.tju.edu.cn)始终将支持研究生参与MEMSTRANSDUCERSIEEE SENSORS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实验室深知,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成果、与全球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沉浸于最前沿的学术氛围,对于拓展研究生国际视野、锤炼科研表达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建立学术网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参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们通过精心准备报告、自信展示成果、积极参与讨论,其科研素养、国际交流能力和学术自信心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正是实验室人才培养理念的生动体现。

        BMM实验室依托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是一个融合测量科学、仪器技术、医学与生物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型实验室。实验室始终致力于智能传感器与科学仪器领域的前沿交叉研究,核心方向聚焦于生物信息测量仪器和生物制造装备及其核心元器件的研发。面向生命科技时代的重大需求,实验室在栗大超教授的带领下,不断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路径,旨在推动智能传感技术高端科学仪器的发展,为解决生命健康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贡献力量。